上帝與人之間的關係 : 祂是窯匠,我們是泥。
所以我們是窯匠手中的泥土與祂手中的工作時,存在我們心中的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。

祂愛我們,因為「窯匠看怎樣好,就怎樣做」。祂在我們身上有美好的計畫和安排。所以Need相信,每個孩子未來,都能在我們提供需要上,開啟他們對自我肯定與自信的力量。Need所給予的, 根植台灣社會、密切關注社會脈動、為需要族群(青少年及家庭)發聲、以愛為出發,轉化並點燃青少年現階段到未來於社會而有的寬闊視野行動。

青少年階段總共會歷經四個層面的轉折,智力、社交與情緒的管控及學習技能上,因著青春期的發展,都將面臨急遽的變化。

台北市倪華先關心慈善協會(簡稱Need)
為企業家劉承鈞先生紀念慈母倪華先所相冊

創辦人過往在青少年時期也經歷了無數的掙扎、打擊,以及迷茫,父親創業失敗、破產,高中輟學,為了生活,進入社會,做了很多好與壞的工作,但他深深感謝母親,永遠辛勞的背影,她的關心以及愛,讓創辦人可以回到正軌,擁有卓越的能力。

Need提供青少年平等學習的資源與教育平台,由杰運汽車社會企業出發,期盼更多社會企業共同參與,共同積極投入家庭的救護與幫助;青少年更多平等受教權,尤其是保障青少年及貧困的家庭青少年,不因自身環境影響,而進入泥沼。

教育學習、技能學習,自立培力,青少年能夠在陪伴與多元的學習與自立路上,獲得生活經濟需求與即時的協助。除了建立青少年培力發展外,也讓家庭的經濟需求問題得到改善。

關注現在青少年「反校」議題,陪伴期待青少年能從到「反校」到「返校」─ 陪伴青少年重新出發
面對青少年不想再上學;他們可能正在經歷壓力、焦慮、人際關係困難、自我價值低落,甚至找不到生活的方向。

🌱   陪伴他們,看見自己
每個反校的孩子,內心都有個問題:「我到底有沒有用?」「我是不是很失敗?」
因此我們陪他們:
• 認識情緒:不是壓抑,而是理解。
• 看見價值:不是用成績來定義自己。
• 重拾希望:幫助他們找到值得期待的明天。

🔁   一步步走向「返校」
「返校」不是突然回到教室,而是一段一步步的重建歷程:
1. 傾聽與信任
2. 設定小目標
3. 尋找支持系統
4. 發展未來方向

📖 鼓勵的話:
「因為耶和華說: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,是賜平安的意念,不是降災禍的意念,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。」
——耶利米書 29:11

培養組織能力 - 社會企業責任
企業合作,在社會服務貢獻上,為這塊土地青少年盡責任,盡心力。
合作企業單位
建立信任關係
自在自信表達力

青少年是人生一個既尷尬又拉扯的階段,想要長出自己卻又包裝自己,想要被人看見卻又隱身躲藏,想要為自己發聲卻又含糊不清。

團體課程

針對青少年需要,設計多項體驗學習活動,在團體課程中,找到需要的價值。

家長聯誼課程

每季辦理家長聯誼體驗活動,活動中體驗孩子需要,了解孩子需要,找回自己需要。

親子關係課程

體驗式“玩” 體驗式”看”
體驗式”說” 體驗式”做” 建立彼此關係,打開彼此心裡鑰匙

教學培力
技能開展

(職涯探索)帶領孩子在不同產業中,找出自己未來方向

窯匠雕塑計畫

辦理青少年為自己轉換眼光看見社會需要,帶領孩子們在社區中看見需要,透過產學或企業合作中,轉換孩子看生命及看世界的眼光。

青少年營戰區

寒、暑期特別規畫以營會方式-帶領孩子在不同領域伸展自我能力與心靈成長

Need 報一報
Youtube
泥的需要